|
【海外优青】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-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2025年度海外优青发表时间:2025-03-03 16:45 一、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,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,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(来华)工作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1年起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。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(含非华裔外籍人才)回国(来华)工作,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,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的快速成长,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,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。 二、申报条件 (一)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(海外)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: 1.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,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,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; 2.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(含)以后; 3.具有博士学位; 4.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等; 5.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,一般应在海外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,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;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,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; 6.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,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; 7.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,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(来华)工作。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,全职回国(来华)工作不少于3年。 (二)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,不能逆层次申请。 温馨提示:以上信息参考2024年官方通知拟定,最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布的2025年通知为准。 三、支持政策 浙江师范大学全力为入选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、学术环境和舒心的生活服务,支持青年人才迅速开展新的事业。具体待遇见学校人事处官方公布信息。 1. 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邮箱(slyx@zjnu.edu.cn),邮件名称请备注“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申报海外优青”,并抄送浙江师范大学人事处人才办邮箱(zhaopin@zjnu.edu.cn)并抄送至info@chinazhigui.com。达成申报意向后,学校人事处和数理医学院将指导后续申报工作; 2.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,联系方式,学习和工作经历,主要学术成果(论文、项目、专利和获奖情况等)。 四、联系我们 1. 浙江师范大学人事处人才办 联系人:仇老师 联系电话:+86-579-82282441 联系邮箱:zhaopin@zjnu.edu.cn 2.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:李老师 联系电话:+86-0579-82411990 邮箱:slyx@zjnu.edu.cn 五、学校介绍 作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、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,浙江师范大学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总书记指引的“综合性、高水平、特色鲜明”发展方向,锚定特色鲜明的一流研究型大学远景目标,努力构建高质量办学体系,打造卓越人才培养示范地、区域创新发展策源地、服务国家战略举措新高地。 学校现有71个本科专业,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,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,11个博士后流动站,2个国家“111计划”学科创新引智基地,有9个学科(含数学)进入ESI全球前1%,15个学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学科。拥有国家级课程40门,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。学校在教育研究、非洲研究、儿童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品牌,在高端智库、智慧教育等领域形成了服务优势,综合实力连续14年位居中国高校百强,在USNews2024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55名。 六、学院介绍 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成立于2021年,是国内首家以“数理医学”命名,融合数学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人工智能、数据科学、信息学与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型医学院。学院以“交叉、融合、创新、引领”为宗旨,组织和凝聚国内外科学、技术、医疗等各领域专家,凝练了“超声人工智能与超声机器人”、“智能医学影像计算与精准导航”、“智能传感与数字医疗装备”和“智能医疗器械与数字医疗信息处理”四大研究方向和科研团队。 围绕主要研究方向,学院初步形成了一支业务水平较为突出、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教学研究型师资队伍。专任教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牛津大学、海德堡大学、东京大学等高校,大部分具有世界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学习(工作)经历。同时,学院柔性引进包括2名加拿大院士在内的4名外籍杰出教授和一批国内荣誉教授、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。2023年,学校杰出教授Marcello Pelillo获批长江讲席教授。 学院人工智能(智能精准诊疗)本科专业于2022年9月开始招生,分数线居于省属高校同类专业前列。同年,自主设置的“数理医学”硕士、博士学位点获教育部批准,实现本-硕-博培养体系贯通。学院智能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已于2024年9月开始招生。2024年,学院获批“生物医学工程”和“生物与医药”两个专业硕士点,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将于2025年开始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。 学院依托“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学图像数据库”和“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人工智能器械创新合作平台数据治理工作组”两个国家级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。同时,在金华主校区建设“浙江师范大学高端医学影像国际联合实验室”,杭州西湖校区设立“杭州创新研发中心”、“国家卫生健康委超声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”等,瞄准医学发展前沿领域,集聚高端医学资源和高水平研究团队,深入推进产学研融合。学院先后与金华市中心医院、金华市中医医院、濮阳市人民医院和杭州整形医院签约教学医院/附属医院,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。 学院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强化交叉融合,建设成为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人才集聚地,新理论、新技术、新产品的策源地,落地应用的示范地,努力成为特色鲜明、优势突出的国内领先、国际有影响的新型医学院。 |